性的科学研究
在人类这个奇妙又有点让人恼火的物种身上,性表现是非常复杂的。人们成为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的科学的生物学解释至今极为罕见。
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要弄懂这个问题,需要极端的跨学科方法。或许,科学也应该像人类的性表现一样,需要更新观念,接受事实:人类的性倾向要比社会的认可标准广泛得多。
人类的性喜好大多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纯心理机制,更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我们。
人类的性取向和性喜好是非常广泛的,其难以置信的多样性总是得不到承认。
现代科学把性取向概括为“同性恋”、“异性恋”以及为数不多的“双性恋”。科学仅仅用这三个简单的术语来区分,但从人类自身的性特征和对其他人的吸引程度来看,绝对不都属于这三个界限明晰的类别,人们对自己性取向的认识也不仅限于此。
正如遗传学家索菲亚·佛伦茨所言:“重要的是,我们要尽量减少以前的认识对现行研究的影响,我们确认这种研究不仅仅有必要,还能证明或者至少认可现有的(不同性取向)群体。”
有人认为科学应该退出对性的研究,有人担心若是分离出“同性恋基因”会对携带这种基因的胎儿不利,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花费时间和精力简直是一种浪费。
“同性恋不是病,部分原因是人类自然的变异。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人的性取向有一定的生物基础。”马里兰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玛格丽特·麦卡锡在科学家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如此写道。
事实也许如此。但是,我们永远不要低估科学对各种社会舆论的引领作用。2007年,新加坡对是否废除男性之间的性行为是犯罪的法律条文展开激烈的辩论。其间,从未表现出对同性恋群体同情的保守党领袖李光耀出人意料地支持废除这条法律。
“我已经咨询过医生,如果一个人真的天生就是同性恋……这是不能改变的,为什么要认为这是犯罪行为呢?”
“他们天生这样,这就是事实。所以男同性恋也罢,女同性恋也罢,让他们顺其自然。”
》生物学家对性的解释
同性恋行为是一种自然的生物特征,在人类以外的动物界并不罕见。至少在绵羊这个物种中,人们发现它们对同性表现出持续的性喜好。
最近,饲养员发现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动物,一只186岁的乌龟的配偶曾经是雄性,而不是他们一向认为的雌性。这个发现马上解释了这对“夫妻”在过去25年中不断交配,却没有繁衍任何后代的原因。
很多动物都有双性行为——与异性和同性交配。这意味着更多的生物学目的,有种说法是这会增加它们今后与异性成功繁殖的机会。这听起来不合常理,但是《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快报》发表的法兰克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同性恋行为增加了雄性对雌性的吸引力。
此项目的研究者指出,雌性通常使用社会标准来选择配偶,而雄性与雌性交配过后会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此现象被称为“择偶复制效应”。更为出乎意料的是,和同性交配也会有同样的效果,至少在热带淡水鱼短鳍花鱂身上表现了出来。不论雄鱼与同性还是异性交配过,它们都对雌鱼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
文章中写道:“所以,同性性行为的直接利益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很多物种有同性性行为,为什么这种行为会保持下来。在这些物种中,雌性把‘择偶复制效应’作为评判配偶的标准之一。”
虽然这些研究很有价值,但必须指出的是,很多动物只能用“性倾向”而不是“性喜好”来划分,这是十分重要的,
“性喜好需要更高的认知水平,只在灵长类动物中表现出来。”昆士兰大学昆士兰脑研究所的神经专家安吉洛·泰多迪尔指出。“的确,灵长类动物已经表现出比其他动物更为复杂的性行为。非洲的倭黑猩猩可以从与同性和异性的性行为中获得快感,而不仅仅是为了生殖的需求。”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性激素会影响男同(男性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非常不同的性别特征的发展,男同和异性恋者在大脑组织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出生顺序会影响男性的性取向。
1993年,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该论文揭示了X染色体上的DNA标记与男性性取向之间的联系。这引发了关于男性“同性恋基因”的可能性和该性状的遗传力的讨论。
在这项研究中,遗传学家哈默和他的团队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分析了114个家庭的男性同性恋者。他们发现,研究对象的母亲的兄弟和他们的堂兄弟都有很大的同性恋取向,但其父亲和父亲的兄弟表现正常。研究表明,X染色体Xq28携带的一小块DNA,可能是同为同性恋的兄弟两人共享的遗传基因。
文章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byswxzz.cn/qikandaodu/2020/1109/353.html
上一篇:《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
下一篇:担心被污染遗忘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