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传染性贫血诊疗
0 引言
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也被称为沼泽热。马传贫是马属动物养殖中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马传贫于1843年首次被发现,目前该病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行,1956年我国首次将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分离成功,并且成功研制了马传贫白细胞活疫苗,该疫苗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成功的一种慢病毒活疫苗。随着我国马的养殖数量日益减少,我国马传贫的发病数量随之减少,该病得到很好控制,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均已经消灭马传贫。
1 病原
马传染性贫血的病原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隶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是基因组结构最为简单的慢病毒,外观呈具有纤突囊膜的球形,病毒粒子直径约100 nm。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具有很强变异性,有8种血清型。具有很强的理化刺激抵抗性,在粪便中可以存活3月,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时,仍可存活1月。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喜低温,在-20℃中可存活2月,但对热不耐受,给予1 h的60℃处理,便可使其完全灭活。此外,对乙醚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对酸性环境不耐受。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条件下,马属动物是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唯一易感动物,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感染不具有品系、年龄和性别差异性。马属动物中马的易感性最高,驴次之。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毒动物和发病动物,尤其是发热期的患病动物带有大量病毒,其分泌物可对健康动物进行感染。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患病动物用过的用具、注射器、手术器械等)、垂直传播(胎盘)和吸血昆虫(蚊子和蠓等)叮咬传播。EIA的发生对集中于7—9月吸血昆虫多的月份,具有一定的季节流行性。马传染性贫血在新发疫区多呈急性暴发趋势,在流行过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疫区通常呈慢性散发。
3 发病机理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动物后,最初在患病动物的脾脏、肝脏中增殖,此时病毒可长期存在。随后,由于患病动物的免疫功能下降,马传染性贫血病毒便扩散到患病动物的血液中进行增殖,引发动物发生高烧症状。当患病动物的机体抵抗力升高时,患病动物血液中的病毒含量降低,患病动物的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温度。患病动物抵抗力再次下降时,患病动物再次出现发烧现象。如此反复,患病动物的体温时高时低,呈间歇性发烧现象。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发患病动物发生贫血症状,主要是由于患病动物的红细胞及造血细胞受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损伤,患病动物的血液稀薄,心脏功能下降,同时出现出血和水肿的现象。患畜脾脏和肝脏由于受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侵入,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侵入患病动物机体后也可以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使患病动物发生肾小球肾炎[1]。
4 临床症状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感染动物后,通常潜伏期最短为5 d,最长可达90 d以上,平均潜伏期为20 d左右。根据不同的患病动物的不同临床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2]。急性型,该类型的病例多发生于新发生病例的疫区内。感染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患病动物出现高烧症状,持续1~2周后,体温短暂的下降,而后再次出现高烧症状,呈现间歇性体温升高对患病动物进行病原检测时,可在血液中检测到病毒,但是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首次感染机体后的6 h内,是检测不到抗体的。该种类型患病动物的病程通常为3~5 d,随后患病动物既可发生死亡。慢性型,该类型的病例多发生于流行过EIAV的老疫区内。该类型的病例在临床中占主要比重,在临床诊断时,会发现患病动物消瘦、贫血、下肢水肿等特征性临床症状,体温呈现间歇性(升高-降低-升高)的升高现象,并且反复循环发生。但是该类型的患病动物的心脏功能正常,并且可以在动物体内检测到抗体。该类型病例的病程通常为1月至数年。该类型病例的病死率为40%~60%。隐性型,该类型的患病动物并不会出现很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进行血清学检测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时,呈现阳性。此种类型的感染动物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时,机体因受到应激反应而更易感染其他病原,造成混合感染。虽然隐性型的患病动物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临床症状,正因为如此,易被养殖工作者忽略,进而使感染范围扩大,造成更多的健康动物发生感染。3种类型病例共有的临床症状为患病动物精神沉郁,乏力多汗。后驱无力,摆尾减少。具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黄疸,可视粘膜苍白,伴发出血及水肿症状。心率不齐,心跳加快。红细胞数量随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减少,白细胞数量增加,出现吞铁细胞。
文章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byswxzz.cn/qikandaodu/2021/0215/456.html
上一篇:渭滨区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
下一篇:羊快疫的诊断及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