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的诊断及防控
羊快疫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给养羊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羊快疫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养殖者不可忽视的主要工作之一。
1 病原
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为羊快疫的病原。腐败梭菌进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菌。腐败梭菌为厌氧菌,菌体粗大,菌体大小约为2um~4um×0.6um~0.8um。菌体排列呈短链状。菌体表面有鞭毛,具有运动性,且可形成芽孢,但不形成荚膜。在临床中对腐败梭菌进行鉴定时可在镜下观察到没有关节的长丝状的菌体,这是腐败梭菌的特征性形态,对于该菌的鉴定具有判定行意义。腐败梭菌可产生4种毒素,使动物发生坏死性变化,甚至导致患病动物死亡。腐败梭菌的繁殖体对一般的消毒剂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是形成芽孢的菌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之久,且仍然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给予95℃处理,需3h可以杀灭该细菌。
2 流行病学
羊(山羊和绵羊)和鹿均可感染腐败梭菌,但是绵羊的易感性高于山羊和鹿,特别是1~2岁的绵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羊快疫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羊和发病羊,被腐败梭菌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也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腐败梭菌一般情况下以芽孢的形式存在于低洼潮湿的环境中,羊群常常由于在放牧时食入了被腐败梭菌感染的青草而发生感染。所以羊快疫在羊群放牧后的发病率较高,由于天气的温度骤变而导致羊群的抵抗力降低时,羊对腐败梭菌的易感性大大增加,菌体在机体内迅速增殖,使羊发病,甚至死亡。
3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条件下,羊快疫多为突发性病例,因为羊腐败梭菌的潜伏期极短(仅为数小时),所以在临床中并不会观察到很多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刚刚出现症状,随后便发生死亡。急性型的病例可在20分钟内发生死亡,病程最慢的病例也仅为数十个小时。病羊离群,不进食,腹痛,运动失调,呼吸困难,流出泡沫样液体,粪便呈灰绿色并常带有血液。患病羊痉挛,腹部膨大,随后发生死亡。
4 病理变化
感染了腐败梭菌的患病羊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病死羊的真胃粘膜发炎、出血,真胃因水肿而导致胃壁增厚,同时在胃壁上可见大小不一的溃疡灶。病死羊天然孔出血,腹部因胀气发生膨大,可视粘膜呈现紫色。进行病理剖检时可见羊的皮下发生水肿,甚至出现气泡。心脏及胸腔积液,心外膜出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肠道(尤其是盲肠和回肠)出血,有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5 诊断
该病的诊断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中的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以采集患病羊的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在对病死羊的肝脏组织进行抹片镜检时可观察到大量呈现没有关节的长丝状的菌体。此外也可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动物实验。
6 防控措施
在阴雨连绵季节对羊群放牧;定期对放牧场地进行腐败梭菌的检测,如果在场区内检测到腐败梭菌,则应停止在此地放牧,对草场进行彻底消毒后再进行放牧;在温度变化的季节做好保温工作;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羊群整体的抗病性;减少外界环境对羊群的刺激,避免造成羊群因应激反应而发病。
羊快疫的预防主要在于定期对放牧场地进行腐败梭菌的检测,如果在场区内检测到腐败梭菌,则应停止在此地放牧,对草场进行彻底消毒后再进行放牧;此外应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羊群的抗病力。从源头切断,避免羊群感染腐败梭菌,是预防羊快疫的重要措施。羊养殖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1]范春艳,宋金祥,薛素琴,等羊快疫的发生与诊治[J].今日畜牧兽医,2005(3):22.
[2]卢艾玲,卢正刚.浅谈羊快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4(8):41-42.
[3]陈建国,王占江,孙淑梅,刘继刚.羊快疫的诊断与防制[J].畜牧与兽医(11):29.
羊快疫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健康发展,给养羊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羊快疫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养殖者不可忽视的主要工作之一。1 病原腐败梭菌(Clostridium septicum)为羊快疫的病原。腐败梭菌进行革兰氏染色,为阳性菌。腐败梭菌为厌氧菌,菌体粗大,菌体大小约为2um~4um×0.6um~0.8um。菌体排列呈短链状。菌体表面有鞭毛,具有运动性,且可形成芽孢,但不形成荚膜。在临床中对腐败梭菌进行鉴定时可在镜下观察到没有关节的长丝状的菌体,这是腐败梭菌的特征性形态,对于该菌的鉴定具有判定行意义。腐败梭菌可产生4种毒素,使动物发生坏死性变化,甚至导致患病动物死亡。腐败梭菌的繁殖体对一般的消毒剂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是形成芽孢的菌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之久,且仍然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给予95℃处理,需3h可以杀灭该细菌。2 流行病学羊(山羊和绵羊)和鹿均可感染腐败梭菌,但是绵羊的易感性高于山羊和鹿,特别是1~2岁的绵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羊快疫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羊和发病羊,被腐败梭菌污染的饲料和水源也可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腐败梭菌一般情况下以芽孢的形式存在于低洼潮湿的环境中,羊群常常由于在放牧时食入了被腐败梭菌感染的青草而发生感染。所以羊快疫在羊群放牧后的发病率较高,由于天气的温度骤变而导致羊群的抵抗力降低时,羊对腐败梭菌的易感性大大增加,菌体在机体内迅速增殖,使羊发病,甚至死亡。3 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条件下,羊快疫多为突发性病例,因为羊腐败梭菌的潜伏期极短(仅为数小时),所以在临床中并不会观察到很多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刚刚出现症状,随后便发生死亡。急性型的病例可在20分钟内发生死亡,病程最慢的病例也仅为数十个小时。病羊离群,不进食,腹痛,运动失调,呼吸困难,流出泡沫样液体,粪便呈灰绿色并常带有血液。患病羊痉挛,腹部膨大,随后发生死亡。4 病理变化感染了腐败梭菌的患病羊的主要病理变化为病死羊的真胃粘膜发炎、出血,真胃因水肿而导致胃壁增厚,同时在胃壁上可见大小不一的溃疡灶。病死羊天然孔出血,腹部因胀气发生膨大,可视粘膜呈现紫色。进行病理剖检时可见羊的皮下发生水肿,甚至出现气泡。心脏及胸腔积液,心外膜出血。肝脏肿大,质地变脆。肠道(尤其是盲肠和回肠)出血,有溃疡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 诊断该病的诊断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中的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以采集患病羊的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在对病死羊的肝脏组织进行抹片镜检时可观察到大量呈现没有关节的长丝状的菌体。此外也可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动物实验。6 防控措施在阴雨连绵季节对羊群放牧;定期对放牧场地进行腐败梭菌的检测,如果在场区内检测到腐败梭菌,则应停止在此地放牧,对草场进行彻底消毒后再进行放牧;在温度变化的季节做好保温工作;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羊群整体的抗病性;减少外界环境对羊群的刺激,避免造成羊群因应激反应而发病。羊快疫的预防主要在于定期对放牧场地进行腐败梭菌的检测,如果在场区内检测到腐败梭菌,则应停止在此地放牧,对草场进行彻底消毒后再进行放牧;此外应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羊群的抗病力。从源头切断,避免羊群感染腐败梭菌,是预防羊快疫的重要措施。羊养殖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范春艳,宋金祥,薛素琴,等羊快疫的发生与诊治[J].今日畜牧兽医,2005(3):22.[2]卢艾玲,卢正刚.浅谈羊快疫的诊断和防控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4(8):41-42.[3]陈建国,王占江,孙淑梅,刘继刚.羊快疫的诊断与防制[J].畜牧与兽医(11):29.
文章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byswxzz.cn/qikandaodu/2021/0215/457.html
上一篇:马传染性贫血诊疗
下一篇:急诊病房老年人医疗保健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