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初报
关中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及致病性研究初报省植保所马秉元李亚玲段双科玉米青枯病(茎腐病)是玉米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有发展加重趋势,并成为抗病育种的重要障碍。关予玉米青枯病的病原等问题,尚少研究,同时还存在着不同认识。搞清病原及发病规律是防治工作的基础。本文报道我们19'81—1983年对关中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及致病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材料和方法一、标样采集及茵种分离、鉴定在关中地区有关县采集典型玉米青稿病病株,用簦基髓部标样,以PSA分离获得纯菌株,根据菌落特点、色素产生、无性及有性子实体形态等综合性状,鉴定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 neaI'ttm(以下简称F)。采用浅盘堵养综合产生无性及有性子实体,取得良好效果(见《植物保护学报》198S年第3期)。并以麦粒培养基扩繁菌剂,用于盆栽及田间接种,测定其致病性。据山东农科院试验,腐霉菌Pythium也是玉米青枯病病原之一,但分离武功病株标样多次,均未获得此菌种。后由山东农科院张传模提供PythiumSP(以下简称P)菌种一支,用PSA或玉米粉琼脂斜面转管繁殖,然后在玉米粒培养基扩繁后,供接种试验。二、接种方法盆栽接种是将扩繁之麦粒(F)或玉米粒(P)菌荆与过筛之苜蓿地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匀,配成菌土,装盆。在玉米播种时(前期接)或吐丝后(后期接)接入土壤。1982年的试验分别为l%、2%、8%、5%F菌土,2%P+F菌土,2%P菌土。接种时期分为:播种时接种(前期接),用菌土装盆并覆盖种子;吐丝后接种(后期接),刨开报侧土壤,露出根系,然后覆菌土,前期接+后期接。1983年均为3%菌土(F或P),分为前期接或后期接。田间接种试验采用穴播方式,在播种时接种3%茵土下铺上盖(F或P)。此外,1983年盆栽试验吐丝后接种,除采·毒争·用菌土接种外,还进行了茎基钻孔接种,方法是:在地面上1—2节茎基用8号打孔器(直径8毫米)钻孔(孔深约9毫米),子孔内注射茵液或放置菌剂麦粒(F)或玉米粒(P),消毒湿药棉敷盖孔口。三、供试品种为感病品种烟三6号(张传模提供);1982年4月29日至7月17日分期播种,1983年为5月5~6目播种;玉米乳熟期青枯病症状明显出现后,调查统计各处理发病株率。、试验结果一、症状根据大田凋查及盆栽系统观察,对二矗米青枯病的症状搬述如下:玉米乳熟期症状急骤出现,试验区5月上旬播种,8月上、中旬fl_;现典型症状,叶片由下面上呈青牛I’状(青灰色,似开水烫过),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手捏即可辨别,果穗多下垂,穗柄柔韧,不易剥离,苞n{‘也呈青桔状,根系发育不良,根少而短,且有腐烂现象。剖检茎基髓部可见红色病症。二、大田病情调查1981和83年玉米二f孑枯病在关中地区发生较重,尤其1983年阴雨连绵,气候条件对病害发展十分有利(表1)。据调查,有发病率达30一40%的病田(表2 o三、标样剖检及分离1982年9月和1983年9月在关中地区陇县、宝鸡、扶风,武功、永寿、泾阳、户县、成阳,周至等地采集典型青柏病株标样6G株,茎基剖检髓部呈现红色病症并进行标样分离,禾谷镰刀菌有53株,占供表~1983年同期降雨量比较(毫米)年份198219E::7月_。646n.7157.1注:省农科院气象窒观测记录(杨陵)·20·检样80.3%。表2玉米膏枯病发生情况调查(1982—1985年)地点扶风良种厂,,}',, i}发病株率%~』——一—.。。。17.12。55—7.5{5—5.0。品种8陕单7号户单1号中单2号陕单9号45.0{718×1t13—115.5}718×4~118.0 fM017×718户县蒋村公社宫家堡大队I32.5J户单1号户县城郊公社穆家堡}9.31烟单15号周趸县马召公社武兴大队i10.9、辽东白。。●-__-_I-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I____。-__。1-_一18所有品种均为夏播。在扶风良种场试验的各品种均在1982年8月19日调查;户县苍游公社的在83年9月17日调查,户县蒋村、户县城郊、周至马召等社队均在83年9月23目调查。四、致病性测定自典型青枯病株标样分离获得的禾谷镰刀茵F.graminearum和山东提供的腐霉菌P.sp进行盆栽及田间接种试验。结果列为表3~5。表8指出,FusariLlm graminearum不同接种量发病率波动在29.63—66.67%之间,灌F培养菌液也有50%的发病率;而Py{hium sp接种发病率为20%,其播期较迟,可能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F不同接种量处理:随接种量加大,平均发病率递增,即5%>3%>2%>1%。不同接种时期:以迫L丝后接种平均发病率最高。故初步认为禾谷镰刀菌是关中地区玉米青桔病的主要致病菌,腐霉菌需要再继续试验。在1982年工作基础上,1983年选择重点安排了进一步试验。由表4、表5看出,Fusarium gramine— arum接种综合发病率:盆栽试验为41.07%,田间为48.10%;Pythium sp。盆栽试验接种发病率36.84%,…问接种发病率40%。依接种发病率高低:Fj,,P;后期接>-前期拔;l¨问接种>盆栽接种。1j,26 o,4..2O9~80d0d,91 njF...2I13 q,]61表5盆栽试验接种结果(1982年)┏━━━━━━━━┳━━━━━━━━━━━━━━━━━━━━━━━━━━┳━━━━━━━━┳━━━━━━━━━┓┃i┃接种’发病率(%)┃┃┃┃处理┃┃播期┃调查日期┃┃┣━━━━━━━━━━━━┳━━━━━━┳━━━━━━┫┃┃┃┃前期接向期接+后期接┃后期接┃综‘合┃┃┃┣━━━━━━━━╋━━━━━┳━━━━━━╋━━━━━━╋━━━━━━╋━━━━━━━━╋━━━━━━━━━┫┃1%F┃36.8┃12.5┃┃29.63┃4.29┃8.24┃┃2%F┃28.6┃36.8┃58.3┃38.46┃5.27┃9.28┃┃3%F┃34.8┃50.o┃50.o┃40.oo┃4.29┃8.24┃┃:5%F┃62.5┃75.o┃┃66.67┃4.29┃8.24┃┃2%P+F┃O┃ o┃25.o┃8.33┃7.17(后接6.9)┃ lO.28(9:28)┃┃2%P┃O┃O┃60.o┃20.oo┃7.17(后接6.9)┃10.28(9.28):┃┃灌F培养菌液誊┃┃┃50.o┃50.oo┃4.29┃8.24┃┃┃┃┃┃┣━━━━━━━━╋━━━━━━━━━┫┃综合发病率%料┃30.95┃28.85┃48.57┃33.92┃┃┃┗━━━━━━━━┻━━━━━┻━━━━━━┻━━━━━━┻━━━━━━┻━━━━━━━━┻━━━━━━━━━┛乖灌F培养菌液:F. graminearum麦粒菌剂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培养菌液,于玉米吐丝后灌入盆栽植株周围土壤中。、料综合发病率%系总病株数/总株数。┏━━━━━━━━━━━━━━━━━━━━━━━━━━━━━━━━━━━━━━━━━━━━━━━━━━━━━┓┃表4盆栽试验接种结果(1983年)┃┣━━━━━━━━━━━━━━━━━━━━━━━━━━━━━━━━━━━━━━━━━━┳━━━━━━━━━━┫┃I接种发病率(%)‘┃┃┃菌种┃综合发病率%┃┣━━━━━━━━━━┳━━━━━━━━━━┳━━━━━━━━━━━━━━━━━━━━┫┃┃┃播种时土壤接种┃吐丝后接种料┃┃┃┃┃123┃┃┣━━━━━━━━━━╋━━━━━━━━━━╋━━━━━━━━━━━━━━━━━━━━╋━━━━━━━━━━┫┃Fusarium┃┃60.OO40.0044.40┃┃┃┃32.76┃一!..——:,——~一———./,┃┃┃┃()宰┃┃’41.07(46/112)┃┃ gTamll3earum┃┃50.00(27/54)┃┃┃┃33.3┃36.3060.000┃┃┃”P#thium sp.┃(7/21)┃┃36.84()┃┃┃┃41.20(7117)┃┃┃ ck┃┃●一┃0(o雎g)┃┣━━━━━━━━━━┻━━━━━━━━━━┻━━━━━━━━━━━━━━━━━━━━┻━━━━━━━━━━┫┃枣括号内数字为病株数,总株数┃┃枣*吐丝后接种:1.刨接,2.钻孔灌蔚液,3.钻孔放菌剂基质‘’┃┃表5田间接种结果每(1983年)国外报道所描述的玉米茎腐病症状与国内青枯┃┣━━━━━━━━━━━━━┳━━━━━┳━━━━━━━━━━━━━━━━━━━━━━━━━━━━━━━━━┫┃处理}总株数┃病株数┃娜率%霎薯萎誓黧凳晶冥呈巢蓑鬻鬻翟亲┃┣━━━━━━━━┳━━━━╋━━━━━╋━━━━━━━━━━━━━━━━━━━━━━━━━━━━━━━━━┫┃2%F播种时接种┃79┃38┃48.10病",是符合周内对植物病害命名的习惯。┃┃色%P}}}}┃65┃26┃40.00不过,由PseudomonasS01anacearum引起的┃┣━━━━━━━━┻━━━━┻━━━━━┻━━━━━━━━━━━━━━━━━━━━━━━━━━━━━━━━━┫┃水田间试验,由手烟三6号种子少,未留空白对细菌性病害,通常称作“青枯病”,要注意区┃┃照,同一块地的其它品种对照未发病。分它们。1┃┃、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讨论、和耕作栽培制度有很大差异,同样都表现为玉┃┃玉米青枯病在国外nq“茎腐病"(Stalk米青枯症状,但引起发病的致病菌可能不完全┃┃rot of corn),它是由几种真菌或细菌单独或一样或完全不一样。根据作者1981--1983年对┃┃混合侵染所引起的一类症状相似的综合病害。关中地区玉米青枯病病原及致病性的初步研究┃┃,2车’┃┗━━━━━━━━━━━━━━━━━━━━━━━━━━━━━━━━━━━━━━━━━━━━━━━━━━━━━┛结果,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当地的主要致病菌,频率占80.3%,用山东农科院提供的腐霉菌种接种,也能发病,但从田间采集的青枯病株标样上尚未分离到此菌种,虽然还不能完全排除此菌是关中地区玉米青枯病的病原之一,但初步认为,Pythium sp.不是当地的主要致病菌。是否还有其它致病菌?需要更广泛地采集标样,作进一步调查研究。Fusarium graminearum是小麦赤霉病的优势致病菌种,关中地区小麦面积很大,小麦、玉米两熟制是主要栽培方式,所以F.graminea- rum作为玉米青枯病的主要致病菌在当地是广泛存在的。玉米青枯病典型症状在玉米生长后期(乳熟期)急骤出现,此与国外报道认为是成熟期病害是一致的。不同时期接种结果:以吐丝后接种发病率高,播种时和吐丝后复合接种,发病率无明显增加;播种时接种与吐丝后接种发病率差异也不明显。由此分析,此病菌侵染玉米的主要时期可能是在吐丝前后,因为此时正值关中地区雨季(8月),高湿条件对病菌繁殖和病情发展十分有利;同时,与玉米阶段感病性也有一定关系。此外,1983年还探索了茎基钻孔的接种方法,获初步成功。接种时期、接种方法和调查记载标准等,还需继续探索、试验。
文章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byswxzz.cn/qikandaodu/2021/0406/547.html
上一篇:两种尾孢属甘蔗病害新记录
下一篇:沈阳地区马骡驴霉玉米中毒调查报告